它山茶舍动态

近代普洱茶的兴盛时期

作者:admin

到19世纪末叶(1894年),云南全省茶叶销售量已达到1500吨。此时滇西的其他地区也开始引种种植大叶种茶。双江、勐库之“勐库茶”始种于光绪二十五六年;景谷县之“景谷茶”始种于清末(1910年);顺宁府(今风庆县)于清光绪三十四年(1908年),知府琦璘大力倡导,每户发茶料一碗在风山种茶,很快使风山各处布满茶林,并进而发展成云南产茶最多的县。这三个地区也成为下关茶厂加工沱茶、边销紧茶的重要原料产地。

民国时期,废除茶引制。滇茶由于是大叶种茶,苦涩味较重,耐泡,“能经十瀹”,故为藏胞所喜爱,滇茶销藏数量逐年增加。老牌茶区易武等地“因技术不求改善,制法守旧”,加上瘟疫流行,茶农大量外逃,“以至产量锐减,销场日滞。”但新茶区的大量涌现,仍使云南在1937年达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黄金时期。是年,全省共产茶9800吨。1940年,滇茶销藏达到高峰,全年销量达4万余包,合1500吨左右。在此之前的1939年,滇茶出口也达到了高峰,年出口1600余吨。

20世纪30年代前后,由于交通条件的给爱山,经过免掉,老挝,印度等国家的新茶路的开发,以及包装和仓储条件的改善,进藏的时间大大的缩短了,由过去的100天缩短成了40天,普洱茶的自然后发酵过程较难完成,所以各厂开始人工陈化的工艺开发,包括50年代下关茶厂的人工冷发酵,蒸汽热发酵工艺的研究,20世纪70年代广东和云南关于渥堆发酵的研究,促进了云南普洱茶生产的多样化的发展,陈年的生茶孰优孰劣,成为现在的热门话题